媒体融合

中国应急管理报:走出行业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

作者:俞晓东 更新时间:2025-06-05 来源:中国报业

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、大势所趋。行业媒体作为新闻战线一支重要的方面军,与中央主要新闻单位、地方媒体互为补充、相互支撑,构成不可替代的主流传媒平台。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,行业媒体在系统谋划、优化服务、打造精品、革新技术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。

中国应急管理报社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报社”)源自1983年成立的中国煤炭报社,历经多次管理体制变革,2018年成为应急管理部直属单位,2024年完成转企改制,注册资本25549.03万元。近年来,报社锚定“建设党和人民放心的应急管理新型主流媒体”目标,健全“两报、一刊、两网、新媒体、政务服务”的全媒体格局,获评“十三五”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示范单位,报刊期发行总量突破70万份,年度总收入迈上2亿元台阶,持续提升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,走出一条适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媒体融合之路。

作为亲历者、见证者、建设者,笔者深刻感受到,行业媒体推进融合发展必须常观大势、常思大局,直面市场特定、资源有限等掣肘,坚持适用适度、能为尽为的原则,积极拥抱新技术、运用新表达、实现新传播,交上一份坚定文化自信、强化政治担当、勇于自我革命的合格答卷。

壮大主流舆论

行业媒体上连党心,下接民心,肩负着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务,必须为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,组织群众、宣传群众、凝聚群众、服务群众作出自身应有贡献。报社始终坚持“政治家办报”,统筹“看天气、接地气、聚人气、鼓士气”,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内容生产、产品供给,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。

做好正面宣传。近年来,报社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,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,推进传播理念、内容、形式、方法、手段创新。坚持统筹各部门、各平台一体化策划组织,对标对表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,组织“践行嘱托十年间”“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”“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”等系列报道,实现全年贯穿、全媒呈现、全景展示。作为党在应急管理战线的喉舌,报社胸怀大局、把握大势、着眼大事,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,开设《忠诚践行训词 坚定责任担当》等特色专栏,宣传阐释部党委决策部署,展现基层一线探索实践。

坚持深入一线。报社紧紧围绕践行“四力”要求,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,带动采编人员持续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。以“新春走基层”为例,报社年年重点部署、深入开展、持续创新,相关报道组被中宣部、中国记协评为2022年中央新闻单位先进集体,优秀记者代表在行业媒体发展年会上分享经验。针对应急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各类灾害事故,报社大力培养采编人员“提笔能写、对镜能讲、举机能拍”的能力,持续推进“一次采集、多种生成、多元传播”。202312月甘肃积石山地震,报社记者深入灾区,滚动式开展救援和恢复重建融媒体报道,获评全国行业好新闻大赛一等奖。20247月,湖南洞庭湖团洲垸抢险,报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,合龙现场短视频10分钟内发布,融媒体专题报道半小时内推出。

开展科普宣传。报社围绕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这一目标和主题,加大优质科普产品供给。协同各平台因时因势、应景应季进行采编联动和二次创作,2024年起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开设《安全有方》科普专栏,在新媒体平台推出《一周事故警示》等,以案例讲安全,阅读量达千万人次。结合各类灾害事故,积极宣传避险逃生应知应会知识,屡屡诞生出圈爆款。例如,2023年宁夏银川“6·21”燃气爆炸事故后,“中国应急管理”微信公众号推出《燃气使用安全重要提示!》,总阅读量达1580万人次。今年缅甸“3·28”地震后,报社运维的应急管理部抖音号、快手号推出《10秒开启微信地震预警》,播放量过亿。2024年,报社融媒体工作部获得“全国科普先进集体”“八五普法突出单位”等荣誉。

加强体系建设

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、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、信息化发展新趋势,报社主动作为,统筹内宣外宣、网上网下,探索多方协同、多效并举,实践“新闻+政务服务商务”多元化融合,努力实现新闻传播全方位覆盖、全天候延伸、多领域拓展。

提升政务服务。自2022年底开始,应急管理部的移动端平台账号陆续交由报社运维。报社把做好政务服务作为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,展示担当、树立形象的重要窗口,专门组建融媒体工作部,选优配强15人团队负责平台管理和内容生产。经过不懈努力,部微信粉丝量两年增长600多万,即将突破1000万。2024年,部微信总阅读量1.31亿人次,“10+”稿件368篇;部微博主持原创话题1137个,16个话题阅读量超千万,20余次登上热搜总榜、要闻榜、辟谣榜,总阅读量7.4亿人次。此外,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“双微”运营效果明显,微信粉丝量一年增长145.7%,“10+”持续涌现。报社还积极承担应急管理部重要课题研究、重要书籍编写、重要宣传片摄制等任务,为部党委推进工作、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

丰富自有平台。报社统筹现有的中国安全生产网、中国煤炭网两个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新闻网站,以及微信号、微博号、视频号等多个平台,持续将优质资源向新阵地聚集、向移动端倾斜,培育提升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,拓展内容新产品,探索服务新模式。2023年,聚焦应急管理人才供需不匹配问题,策划“来高校 看应急”活动,先后走进多所大学组织短视频报道、互动投票、留言抽奖、集中宣讲等,收获了多篇“10+”。2024年,全国消防宣传月期间开展“消防知识寻宝季”短视频展播,在“小红书”APP开设账号,直播718小时;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“安全星探大挑战”科普互动活动,联合6省份31家场馆共同发起,系统内72个新媒体账号同步宣传,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,调研报告被160多家媒体转发。

推进舆情服务。应急管理工作敏感、热点事件多,社会关注度高。发现在先、处置在早,是政企单位应对舆情、维护形象的迫切需求。20191月,报社搭建应急管理大数据舆情系统,支持7×24小时全天候自动监测预警,搭建目前国内最大的应急管理舆情数据库,信源覆盖12万个中文站点频道、500万个微信号、2000多个行业网站等。推出《舆情专报》《应急管理舆情内参》等产品,为1000多家垂直领域的政企单位提供服务,逐步形成舆情咨询、风险预警、数据挖掘、专业培训等多元服务体系。

探索技术赋能。近年来,报社积极运用最新技术成果,提高生产质效、升级用户体验、增强产品黏性。例如,2021年为配合新安全生产法施行,“中国应急管理”微信号团队设计动漫人物“小明”现身说法,普及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,被305个公众号转发。在森林草原防火季、全国消防宣传日等节点,设计“测试安全段位”“今天我是消防员”等多个H5小游戏,吸引网友答题闯关。今年以来,各采编部门在业务学习环节增设DeepSeek应用讲座,探索开展事实核查、文字校对、语音转文字、选题策划、标题制作等AI辅助应用。在全国两会预热报道中,组织上会记者用Rap说唱热点话题,其中作词作曲均借助AI工具辅助完成。

完善制度保障

推进媒体融合发展,打造新型主流媒体,行业媒体既有专的优势,也有专的局限。只有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,才能进行全方位探索实践,确保融出质量、改出效果。

坚持党建引领。报社党委切实履行职责,在全社牢固树立“党的人、新闻人、应急人”职责意识,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和新闻业务“六个融合”,通过贯彻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、强化决策议事机制、推行“清单式工作法”等举措,实现党建引领、平台支撑、融合聚力、服务赋能。针对应急管理高负荷、高压力、高风险的特点,报社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例如,时政部形成“三学三入三塑”工作法(引领深入学、紧盯需求学、多方分享学,意识“植入”、报道“嵌入”、监督“介入”,塑党员战斗力、塑支部凝聚力、塑党建创新力),不断提升队伍能力,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业绩,2021年被应急管理部记集体三等功。

重视队伍建设。报社始终把育人才、建队伍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。围绕一体修好理论学习、党性锻炼、基层实践三门课,坚持班子成员落实理论学习导师导学制度,签约建立实训基地,实行新入职人员轮岗锻炼制度,打通部门进行全媒体能力轮训,营造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的浓厚氛围。

发挥激励作用。报社2021年制定稿费管理办法,全面规范各平台刊发(播)的各类原创稿件计酬方法,对特邀权威专家撰稿、急难险重任务报道给予特殊规定,明确新媒体稿费标准和阅读量直接挂钩,并适应政务服务、短视频发展等形势变化,于2024年进行了修订。2022年出台奖励管理办法,全面规范社内和社外、个人和集体、成就和成果等各类奖励,按国家、省部、其他三大等级分设奖励标准。这些制度发挥了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,充分调动了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。

持续总结提升

实践没有止境,新闻工作常干常新,“不日新者必日退”。一方面,行业媒体要坚持“船小好调头”,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;另一方面,也要坚持“勇向潮头立”,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,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。

认真学习研究。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,新闻工作者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。报社探索政治理论学习全员全线全效化,开展读原文悟原理、荐学导学等活动,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在各类集中培训连续多年超1万学时的基础上,每年投入10多万元,鼓励各支部、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培训交流,在切磋琢磨中找准短板、补齐弱项。运用PDCA工作法抓好复盘总结,跨部门召开重点报道策划会、复盘会、交流会等,采编部门每周集中学习,逐步实现规范化、制度化。

聚焦精品工程。新闻精品的产生是选题、采编、传播的协同,也是需求、供给、机制的统一,更是学思想、看实践、会传播的“三点成一线”。行业媒体聚焦主责主业,发挥阵地作用,必须用新闻精品来说话。报社坚持实施精品工程,出台好新闻评选办法,全面对标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,对19个项目类别提出要求,并对存在差错作品实行限制。报社设立年度好新闻评选制度,聘用第三方对参评作品进行差错审核,邀请业内专家学者等外部评委参加最终定评。

抓紧自身发展。面对时代变迁、技术变革、市场变化,行业媒体要坚定信心、保持定力、壮大实力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。报社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。推动全员学报用报,确保经营稳中有升。总结现代企业制度、国有文化企业深化改革政策、新形势下传媒企业发展趋势,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,持续深化制度建设、完善管理体系、健全产品体系。今年3月启动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工作,班子成员分工负责,先期启动五项课题研究,提炼发展定位、发展目标、核心指标等,为今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。

结语

东风浩荡,千帆竞发,媒体融合已进入第二个十年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,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。新起点再出发,行业媒体推进融合发展应敢试敢闯走自己的路,勤于学习、善于创新、精于管理、勇于担当,深耕打基础、深改增动力、深融出精品、深创促发展,努力当好主力军、守牢主阵地、建功主战场。

(作者:中国应急管理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)

本文刊发于《中国报业》杂志2025年(上)